課間,杭彥也問了于秀才銀錢的事,對此于秀才倒是看得開,“他們既然給了你就收下,每年他們都會送出好些銀錢,只不過因你是縣案首可能比其他人稍多了些?!?/p>
聽到于秀才這么說,杭彥放下心來。
正想離開,于秀才叫住杭彥,“杭彥,我還想和你商量一下學堂的事?!?/p>
“老師請說?!?/p>
“我這里更多的是給學生開蒙,今天學的東西你也見了,都是你考過的東西,你現在已經沒必要在我這里浪費時間了。”
于秀才說的這些杭彥已經考慮過了,他沒想到于秀才先開口了。
“老師,您的意思是?”杭彥問道。
“如果你還想跟著我學,那我留給你的時間可能并沒有多少,每個周只有兩天的時間留給你。如果你覺得時間不夠,那我可以推薦你去縣學,那里的教育環(huán)境只會更好。”
杭彥沉默,他在思考這兩種辦法,哪個會更好一些。
他現在只有八歲,家人肯定是不會讓他一個人去縣學的,屆時還會找人陪讀,杭彥不想耽誤家人。
跟著于秀才也沒什么不好的,而且這樣算下來,他也是一對一,沒準學習效果比縣學要更好,而且于秀才的能力他知道,想到這,杭彥心中有了決定。
“老師,我還留下跟你學,其他時間我就像之前一樣,在家自學?!爆F在很多學生付不起學費都是在家自學的。
于秀才眼中劃過一抹笑意,“好,那你就留下。明日起你就不用再來了,等到大家休息的兩天你在過來。”
杭彥又有一些遲疑,“只不過這樣會不會耽誤您休息。”
于秀才捋著胡子,“我還沒老。”
其實于秀才今年也才不過四十,在他前世還是個一枝花的年紀。
杭彥對著于秀才鞠躬行禮,“多謝老師?!?/p>
…………
晚上,杭彥找王淑華說了銀錢的事,讓她放心把這錢收好。
王淑華聽了沒覺得多開心,一個晚上就把她這把老骨頭折騰夠嗆,一直放著那可還了得,她這輩子都沒見過這么多錢。
“乖孫哦,這么多錢放哪我都不放心啊。”
杭彥覺得錢既然給了王淑華,那怎么分配就由王淑華說了算,但是王淑華覺得這是杭彥自己賺來的,所以想著每花一文錢都要經過杭彥的同意。
杭彥不想和家里算的那么清楚,總覺得那樣生分了。
他學習是一把好手,但是在處理家事這方面就有些欠缺,王淑華講事情揉碎了一點點講給杭彥聽,“時間短了還好,時間長了大家難免想要得更多,到時候你怎么辦?養(yǎng)著這么一大家子人嗎?”
杭彥皺眉,若是有條件拉扯自家人一把他沒什么意見,況且他觀察了這么多年,杭家每個人,包括他的幾個嬸嬸都是好的。
他雖然不善于處理這些, 但他就是覺得一家人不必過分計較。
看著他這樣重感情,王淑華既高興又擔心。
其實王淑華的擔心真的多余了,杭彥重感情,但并不是毫無底線的重感情,前世他經歷的事情太痛了, 雖然希望家中和睦,但若有人真的過分,他也是第一個不干的。
最后,杭家還針對這件事開了個大會,杭健杭安兩家對這個錢一點覬覦之心都沒有,他們本就想著這是杭彥自己賺來的。
孝順王淑華他們那是杭彥的孝心,他們這些叔叔嬸嬸還沒臉大到去要侄子的錢。
他們萬萬沒想到杭彥竟然還想把這筆錢分給他們,杭健第一個反對,“彥兒,這錢我不要?!?/p>
杭安也道:“對,這錢我們拿著可不安心。”
杭彥想到他果然沒看錯,這一世他的家人是不一樣的。
杭彥道:“二叔、三叔,這些年我讀書你們沒少幫忙,如今彥兒怎能一人收下這些錢。這些錢也不是大家平分,我和奶想著一人家中分五兩,剩下的就留下,誰家若有急事拿出來就拿出來應急,還望叔嬸莫要在推辭了?!?/p>
杭彥說的沒錯,平日里二叔三叔沒少幫襯他們家,杭健陪著杭彥考試那段時間,家中的活都是二叔杭安做的,兩個叔叔干了活也不邀功,但杭彥都看在眼里。
這一番話說的幾個叔叔嬸嬸心中微微發(fā)燙,本來他們就沒有怨言,現在更是覺得為了這個家付出什么都行。
最后這件事就這樣定了下來,一人一家五兩,足夠他們不干活生活兩年的了。
可惜杭彥覺得這還是不夠,他知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,什么時候能給家中找份長久安穩(wěn)的生計,他才能放得下心來。
王淑華也放松了,這么多錢分出去一部分,她的壓力也小了不少,隨即才是欣喜,這么多錢,日后他的乖孫肯定能娶上一個大家閨秀。
沒錯,就這么一會王淑華已經想到這個錢該怎么花了,她準備把這些錢留給杭彥娶妻生子。
杭彥嘆了口氣,這一副小大人的樣子看得大家只想笑,一時間,杭家一片其樂融融。
………………
杭彥又開始了在家自學的日子,好在他并不是真正的小孩子,自控能力非常好,每日他也將自己的時間安排的滿滿的,按照規(guī)劃一日一日的完成。
他對兩年以后的府試充滿了信心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時間匆匆流逝,轉眼間杭彥已經八歲了,距離府試還有半年的時間,杭彥已經將府試的內容全部學習過兩遍。
就像是前世的高考一樣,他一遍遍的磨著要考的文章詩詞。
于秀才自覺也沒什么好教的,杭彥的領悟能力和自控能力都是他沒想到的,一個才幾歲的孩子竟然能夠如此刻苦,令他都有些自愧不如。
于秀才時長也在私下感慨,若他有杭彥這樣的自控力,恐怕不會止步于一個秀才吧,但想到自家當時的狀況,他搖搖頭,命里有時終會有,命里無時莫強求,自己就是沒有那樣的命。
給杭彥上完最后一課,于秀才沒讓杭彥離開,反而帶著他走進自己的房間。
杭彥不明所以,聽話的跟著于秀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