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自然是,姑娘過姑娘的陽光道,我走我的獨木橋。”
雅間內(nèi)頓時靜寂了下來。
只剩下二人微不足道的呼吸聲。
薛時安心里很清楚,這話說的過于張狂。
一個有權(quán)有勢,一個無權(quán)無勢。
怎么看都像是在找死。
或許說。
薛時安就是在找死,讓李秀寧厭惡自己。
只有讓李秀寧厭惡自己,就算將來一定要結(jié)婚,李秀寧也是不愿意跟自己走得太近。
這樣能保障自己的身份不會泄露,也能敷衍了隋律。
然后過上一年半載的,就找個由頭和離或者死遁。
李秀寧的臉色有些不好看了。
從薛時安開口說話起,這人嘴里就沒有一句話是能讓她高興的,都是她不愛聽的。
想想之前聽到的話。
李秀寧看向薛時安時,帶上了審視。
這人,是故意的。
“我的陽關(guān)道,薛公子的獨木橋,聽著倒像是不一樣的路?!崩钚銓幠抗饴湓诹司茦堑牟藛紊?,這菜單紅底黃字,看著就顯眼。
“姑娘出自國公府,大富大貴,自然與我不同。”
“薛公子還真是與眾不同?!?/p>
李秀寧這話一出,薛時安就感覺不好。
這聽著怎么還有點欣賞的意思?
“薛公子眼下還在為父母守孝,無人能夠逼迫薛公子成親。”
未盡之言就是易服出孝之后,那就不一樣了。
“李姑娘已經(jīng)及笄,想必也是厭倦了吧?!眳捑肓耸裁?,沒有明說,但偏偏提到年紀,意思也就十分直白了。
“薛公子想說什么,還請敞開天窗說亮話?!?/p>
“原本是想退了這門婚事。”薛時安見李秀寧說的這么直白,她也就不藏著掖著了,也索性說了個明白,“只是正如李姑娘剛剛說的那樣,守孝時不提婚事是正禮,但我總有易服出孝的時候,等到了那個時候,若是沒有成親,公廨的人定然是要找我麻煩?!?/p>
“李姑娘已經(jīng)及笄,唐國公定然也是為你相看了不少青年才俊?!?/p>
“不過依我之見,李姑娘應(yīng)當沒有看上一個?!?/p>
“只是時光不等人,且唐國公位高權(quán)重,盯著他的人定然不在少數(shù)?!?/p>
李秀寧默言,只是靜靜地看著薛時安說話。
“我們都需要成親,那就不妨給天下人做一場戲。”薛時安目光落在李秀寧身上,“等時機合適,我們在和離?!?/p>
“好?!?/p>
李秀寧答應(yīng)了。
正如薛時安所言。
阿耶相看的那些青年才俊,她是一個都瞧不上。
文,不及她。
武,打不過她。
倒是喜歡耍性子,擺身份。
看著就厭惡。
也不知道是怎么討好的阿耶,讓阿耶將人往自己身邊帶。
也不知阿耶是不是上了年紀,是不是兩眼昏花了。
薛時安是松了口氣。
婚事不可能取消,那就繼續(xù)進行。
不過有了這口頭協(xié)議,自己的身份能保,將來就能借口第一樁親事不順,不在娶妻。
到那個時候,在從薛氏族中領(lǐng)養(yǎng)幾個孩子,那么問題也就沒有了。
要事處理完了,薛時安就叫了阿忠進來,讓他去招呼小二過來點餐。
小二是個熟手,一說起自家酒樓的美食,那是滔滔不絕。
能被推為特色菜的,那當然是有特別之處。
薛時安點了兩道特色菜后,目光落在了李秀寧身上,“李姑娘可有想點的菜肴?”
不怪薛時安會有這么一問,實在是兩個人不熟,完全不知道對方的喜好。
自己點了對方不喜歡的怎么辦。
“那就再加一道炙羊肉跟面片湯吧?!崩钚銓幰膊桓r安客氣,開口就點。
“就先這樣吧。”
小二記下菜名就退了出去。
至于阿忠三人,則是被打發(fā)去大堂里吃食,不需要近身侍奉。
三人想著他們兩個都已經(jīng)是未婚夫妻關(guān)系了,定然是想多熟悉熟悉,便應(yīng)聲退下。
同時兩個丫鬟也想著從阿忠口中探探,看看薛時安私底下是什么性子。
不是第一次同桌用餐,但是第一次獨處。
薛時安果斷拋棄了酒,而是要了茶。
李秀寧亦是如此。
有了婚事作為羈絆,兩人也開始聊天。
“涿郡臨近邊境,國公夫人與你,為何要來?”薛時安很好奇。
畢竟李淵那貨都不在這呢,結(jié)果那老登的老婆女兒在這里是什么道理?
李秀寧默言。
薛時安懂了,這話不可說。
不可說那就換一個話題。
比如說起了之后的安排。
“你要去終南山?”李秀寧也是沒有想到,會聽到這么一則消息。
要知道之前調(diào)查薛時安時就知道,薛道禮在涿郡定居已有十余年,沒想到自家孫子來了不久,這人就要跟著孫子一起隱居山林了。
“終南山號稱九州之險,太白積雪六月天更是天下聞名的八景之一,能在終南山隱居,對于醫(yī)者來說也是幸事。”
李秀寧知道終南山地形險阻,但對于醫(yī)者來說,卻有不少藥材可以摘取。
“何時出發(fā)?”
“原本打算三日后出發(fā),現(xiàn)在的話,得看看阿翁與李夫人的安排?!?/p>
出行沒什么講究,可定親就不一樣了。
她們剛剛口頭許下了婚事,交換庚帖,簽訂婚書,那就是正式定親。
這日子喜慶,肯定不會隨意糊弄,得看日子。
薛時安還是有些著急的,要知道眼下楊廣雖說還在涿郡,隋朝的江山還沒有徹底動亂,但接二連三的起義,給這個王朝還是帶去了打擊,等全方面爆發(fā),其實也只是時間問題。
正如薛時安所想的那樣,薛道禮已經(jīng)找人在看日子了。
念及不日前往終南山,薛道禮便選擇了最近的日子,也就是五日之后。
那一天諸事皆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