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章

      【漢】銀鞍白馬霍小郎 腰果魚 177952 字 2024-12-27 13:43:21
      >>> 戳我直接看全本<<<<

      姚都尉扭頭看了看正兢兢業(yè)業(yè)管理隊伍、整理草料的阿力木,看著他還有些青澀的臉龐,心中好笑,覺得這個霍小郎君的童言童語特別有趣。

      “還有啊,在我們家,大舅舅也有一大蓬胡子,就要比二舅舅強壯多啦。”

      姚都尉又想起入城的那個氣質(zhì)偏文雅的使臣,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。

      “姚將軍為什么發(fā)笑???”

      “霍小郎君這可就猜錯了,我大漢的大司馬大將軍霍驃騎才二十多歲呢,可沒有大胡子,想不到吧,他可是對戰(zhàn)匈奴連戰(zhàn)連捷的天才將帥!”

      霍彥鼓了鼓小臉,神情充滿了不可思議和崇拜,眼睛圓溜溜、亮晶晶的,長長的眼睫毛都全部張開了。

      這份崇拜之情當然是真心的,后世網(wǎng)絡(luò)上不是有種說法嘛——封狼居胥就相當于攻破了那五個角的大樓,并占領(lǐng)它,并把那赤色黃星旗插在樓頂,騎臉輸出啊。

      “也不知道等我到了長安,有沒有機會見到霍大將軍???!”

      “應該可以吧,你如果能上朝會,或者參加宮宴的話就很可能見到他的。”

      “姚將軍懂得真多?。 ?/p>

      姚都尉不自覺地挺了挺胸:“某出身隴西姚氏,這些也是聽族中長輩說的?!?/p>

      “那姚將軍家學淵源,將來說不定能封侯拜相呢!”

      “過獎了,過獎了?!币Χ嘉灸樕⒓t。

      “姚將軍,我可以和你交換姓名嗎?我叫霍彥?!?/p>

      說著,霍彥就用樹枝在土地上劃拉,寫了“霍彥”兩個字。

      姚都尉想了想,也沒拒絕,同樣寫下自己的名字。

      “某叫姚柯?!?/p>

      兩人成了忘年交。

      大約一個時辰之后,二王子終于從城里出來了,帶著幾個個來清點貢品的吏員,又忙活了好一陣子,對清楚了馬匹貢品等,才把一應文書辦妥當。

      “我等眾人都已經(jīng)吃過干糧,馬匹和駱駝也都喂足了糧草,隨時可以出發(fā)的。

      舅舅,你吃過飯了嗎?需要再歇一會兒嗎?還是現(xiàn)在就出發(fā)?”

      “我們還是抓緊時間,現(xiàn)在就出發(fā)。

      我打算待會兒坐上馬車,在路上吃。”

      “誒,好嘞。”

      霍彥也迫不及待要出發(fā)了,讓阿力木傳令,通知所有人準備好,護衛(wèi)們打起精神來。

      “出發(fā)!”

      馬蹄聲,轱轆聲,駝鈴聲,交錯著回響,陪伴著一行人遠離了蕭瑟的姑臧縣城。

      走過一段路程,霍彥等二舅吃好了干糧,也爬上馬車。

      “舅舅,我能看看今天寫的文書嗎?”

      “行,你自己取出來,讓舅舅看看你認識多少漢字了?!?/p>

      二舅得意地捋一捋修理整齊的胡子尖尖。

      “嘿嘿,舅舅,您可不要小瞧我哦。”

      說著,霍彥就準確地找出了公驗竹簡,打開,迫不及待看了起來,嘴里念念有詞:

      【東天山北麓蒲類國使節(jié)

      二王子安圖加信,

      孫霍彥,

      謹遵

      蒲類國國王安圖加里亞之命,

      出使東土大漢,攜貢品,

      駿馬四百匹,

      駱駝二十峰,

      雪蓮一對,

      藥材肉蓯蓉、黃芪各百斤,

      寶石五十盒,

      和田玉二十盒,

      青金石五盒,

      狐皮五十張,狼皮百張。

      特向大漢皇帝呈獻,

      以表敬意。】

      “酒泉太守印□”……,

      “武威太守印□”……

      最新的日期:

      【大漢元狩六年三月初三】。

      看到這個日期,霍彥內(nèi)心又緊了緊。

      時間真是緊迫啊。

      此前在軍屯休整的數(shù)日,霍彥在養(yǎng)病之際,也未曾荒廢時光,借助腦海中的個人終端,詳細查詢了西漢歷史。

      關(guān)于霍去病離世,有很多說法,司馬遷的《史記》和班固的《漢書》對之記載都非常不明晰。

      對于霍去病的死亡時間,并沒有確切可信的記載,唯有后世學者的考證、分析和猜測:

      大漢元狩六年,也就是今年,大約三月份之際,霍去病就一反常態(tài),關(guān)注起了朝堂政事,上書懇請皇帝分封諸位皇子。

      群臣(尤其是以支持太子劉據(jù)的官員為主)也隨之附議,希望皇帝劉徹可以選擇盛夏時節(jié)的良辰吉日,使皇子們遠赴封地就藩。

      而此時,年紀最大的皇子(除了太子劉據(jù)),二皇子劉閎,也才8歲左右。

      按照史書的記載,同年四月,漢武帝就最終冊立了皇子劉閎為齊王、劉旦為燕王,劉胥為廣陵王。

      同年,霍去病薨。

      還有一些猜測,說霍去病最遲于九月之時已經(jīng)去世。

      歷史記錄遮遮掩掩,霍彥就只能干著急了。

     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趕路,趕路,爭取盡快趕到長安。

      今天就是三月初三了。而從四月份(皇帝明確冊封諸皇子)到某個夏天的吉日(諸王出發(fā)去就藩)的這段時間,就是霍去病最危險的時候。

      最遲等不到九月,霍去病就會遇險。

      危!

      還有,關(guān)于霍去病的死因,歷朝歷代均有猜測,可信度和合理性各不相同。

      霍彥也在分析著其中的蛛絲馬跡。

      一是疫病說。

      有猜測霍去病行軍打仗,深入大漠上千里,不慎感染了尸體腐敗的瘟疫。

      這個說法的可信度比較小,因為他去世時距離他上一次遠途行軍已經(jīng)過去了兩年,史書上,在這期間也沒有任何瘟疫傳播的記載。

      二是病弱說。

      排除有人惡意損害他的身體健康的情況下,霍去病因長途急行軍、打閃電戰(zhàn)而過度損耗身體機能,令他英年早衰,算是一種推斷。

      不過,霍去病麾下跟隨他一起出征的將軍和士兵,如趙破奴、高不識,仆多,李敢等人,身體都挺健康,并沒有病弱的情況。

      而且,長途奔襲并不代表不眠不休,就算人受得了,馬也受不了。

      而一人若是因體虛而染疾,往往需經(jīng)歷漫長的調(diào)養(yǎng)過程,譬如明朝的徐達將軍,便有確鑿記載,其于最后一兩年間,總是間歇不斷地持續(xù)患病,屢經(jīng)醫(yī)治,時愈時發(fā),終至殞命。

      而霍去病死得甚是突然,既無醫(yī)治的任何一次記錄,亦沒有記載他人的關(guān)懷,諸如劉徹是否派遣了醫(yī)者,或者衛(wèi)青有多么擔憂之類的反應。

      故而病弱說然有一定的依據(jù),但是缺乏有說服力的佐證。


      更新時間:2024-12-27 13:43:21
      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,久久福利无码视频导航,亚洲综合无码30p,91视频亚洲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