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些人看不清楚霍彥這邊的情況。
因為二舅排陣的時候讓大家整齊地列隊了,也沒有太多的火光,對面的人感覺雙方人數(shù)差不多,就壯著膽子摸上前來。
霍彥帶著后方的人悄悄地、貓著腰繞到敵人后方,繞了一個大圈。
拿出購買的汽油,從商城倉庫里直接連接一根管子,邊走邊倒汽油。
怕火勢控制不住,霍彥也不敢多倒。
那些前來的敵人靠近之后,雙方都看清了對方的裝扮。
那些人個頭不算高,戴著羊毛頂尖氈帽,長頭發(fā)隨意的披散著。
這是一伙兒匈奴人,蒲類國人絕不會認(rèn)錯的。
最中間的一個人,裝扮和服飾要比他身邊的人高級,他不僅帶著金耳環(huán),脖子上還掛著骨頭做的項鏈,頭發(fā)還被精致的編成了小辮子,腰間掛著寶石腰刀,他顯然就是這一伙人的頭領(lǐng)了。
看樣子還是其中的貴族。
蒲類國人見到匈奴可謂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。
今天在這寒冷的夜里,陡峭的山上,既然遇上了,雙方都不會選擇退縮的。
因為在山上連走路都艱難,如果要逃跑很容易被銜尾追擊。
作為進攻方,匈奴人率先有了動作。
雙方相距大約二百步,但因為對面的匈奴人是從東邊的高處俯沖下來的,所以有地勢上的優(yōu)勢。
匈奴人的首領(lǐng)率先有了動作,他抽出腰刀,高舉向前,下令:
“射箭!”
匈奴人仗著地勢高,自覺射箭有優(yōu)勢,紛紛搭弓射箭,一時間箭如雨下。
而蒲類使團這邊,因為不是專業(yè)軍隊,沒有鎧甲護盾,不能被動挨打,也積極地反擊起來。
空中,雙方的箭交錯飛過。
匈奴人的箭大部分都朝著二王子的位置射擊。
一支箭飛掠過來,射中了二王子身邊護衛(wèi)的肩膀,只聽他發(fā)出一聲慘叫,但還是忍住疼痛把箭尾劈斷。
二王子大怒,卻又有些無奈。
形勢于己不利,匈奴在高處,己方要仰射。
更氣人的是,天黑之后,起了一陣陣山風(fēng),從山頂往山下吹,簡直是在給匈奴的箭矢疊加buff。
此刻的二舅十分慶幸,當(dāng)初同意了霍彥給所有人配備皮衣和弓弩的主意,否則,蒲類這邊連第一波箭雨都扛不住。
二王子迅速做出了反應(yīng):
“后隊繼續(xù)射擊!
盡量壓制對面!
前排快速向前,跟他們縮短距離!
短兵相接!我們有神刀!”
“神刀”一詞一出,蒲類這邊心頭一陣,從剛剛被打蒙了的狀態(tài)中緩過勁來。
“對啊,我們有小主君的神刀,鋒利無比!”
所有人有志一同地振奮起來,恐懼感褪去,勇氣加倍。
由于弩箭上弦比較容易,前排的人一邊給弩機上弦發(fā)射,一邊前進,射箭的頻率比對面的匈奴人還要快。
由于穿著霍彥分發(fā)的皮衣,沒有人受貫穿傷,都是皮肉傷,對戰(zhàn)斗的影響較小。
等雙方靠近到五十步之內(nèi),蒲類國就開始占了上風(fēng),弩箭不斷。
匈奴人追擊雪豹而來,戰(zhàn)斗到現(xiàn)在,箭羽已經(jīng)不多了。
匈奴中那個領(lǐng)頭人把手中制作精良的硬弓拉至滿月,眼神冷峻,“嗖”的一聲,箭如流星般射出,帶著尖銳的呼嘯聲朝著二王子飛去。
眨眼間,鋒利的箭頭已經(jīng)到了眼前,二王子完全來不及做出應(yīng)對。
幸好在千鈞一發(fā)之際,護衛(wèi)阿史那吉挺身而出,撲到二王子身前,用自己的身體擋住了這致命的一箭,重重地摔倒在地上。
“噗呲”,箭矢入肉,釘入肩胛骨處,阿史那吉發(fā)出一聲悶哼,咬著牙忍耐著劇痛。
匈奴領(lǐng)頭人看見一箭不中,覺得事不可為,心生退意,想要在混戰(zhàn)中帶著親信左右脫離戰(zhàn)斗,摸黑逃跑。
就在此時,他們身后亮起了一圈火光。
原來是霍彥帶著他的小分隊繞了一個大圈,終于灑了一圈汽油,又在各個方位插上了許多火把,場面一下子明亮起來,讓匈奴人覺得四面八方都有敵人,正在隨著光亮籠罩過來。
霍彥還讓人牽出最通人性的馬匹,在馬后面綁上一些柴草、樹枝,一人牽著雙馬,在匈奴后方來回走動,人影幢幢,馬影也幢幢。
匈奴首領(lǐng)拿不準(zhǔn)情況,也不敢獨自逃走了,只能硬著頭皮往前沖。
而蒲類這邊是最不怕近距離戰(zhàn)斗的。
只見他們拿刀就砍,拿刀就捅。
手腕一劃畫個圓,把這段時間處理獵物的手法運用得嫻熟極了。
匈奴人的麻布和破羊皮襖哪里能夠抵御蒲類人手中的神刀,沒一會兒就死傷大半,氣勢很快低迷下去。
那些負(fù)責(zé)射弩箭的人沒辦法向混戰(zhàn)一團的區(qū)域射箭,于是,單獨逃跑的匈奴首領(lǐng)就被重點照顧了。
盡管他穿著還算精致的皮甲,但在近距離之下,復(fù)合弩強勁的力量還是貫穿了他的手臂,“哐當(dāng)”一聲,硬弓掉在了地上。
首領(lǐng)的受傷更加打擊了匈奴人的士氣,蒲類人乘勝追擊,把匈奴人團團圍住。
很快除了已經(jīng)死掉的,剩下十幾個受傷的匈奴人也被制服起來,卸掉了兵器,被捆在一起。
這場不超過200人的對戰(zhàn),以蒲類一方的勝利而告終。
打掃戰(zhàn)場時,火炬又被重新點燃起來。
看著在營地中央被五花大綁的匈奴首領(lǐng),二王子讓人詢問對方的身份。
“哼!”那個匈奴人扭頭不語。
二王子看向被俘虜?shù)膸讉€匈奴人,見他們也不開口,平日里最沉穩(wěn)的木圖木舉起匕首,就朝著其中一個匈奴人連捅幾刀。
匈奴人被堵住嘴,只能痛苦的曲起身體,顫抖著哀嚎。
在場的蒲類人沒有一個想要阻止的,甚至也想上前捅匈奴兩刀。
這次出使的人多是挑選蒲類國內(nèi)最忠心的人家的子弟。
這些人家實際上就是經(jīng)歷了蒲類被匈奴所滅,之后又殺回老家,趕走匈奴人的戰(zhàn)斗的人家。
所以他們個個視匈奴為寇仇,木圖木的兄長就是死于匈奴人之手,所以對于他想要虐殺匈奴人,大家都接受良好。
旁邊的俘虜見到這樣的陣勢,嚇得面無人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