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老師的全名是林雪蹊,取“雪覆青蹊沒,獨行印屐痕”之意,父母希望她能獨立、不畏艱難。她的父母是四十年代的大學生,從事教育。林老師從小耳濡目染也立志做一名教師,因此高三時毅然選擇了師范院校,畢業(yè)后就被分配到了云帆中學執(zhí)教語文學科。
三十多年來,她從青澀到熟練再到游刃有余,將整個職業(yè)生涯都奉獻給了自己熱愛的教育事業(yè)。論班級管理,她練就了治班的鐵腕,其中最大的特點就是“管得住”——多刁蠻的學生她也能治得服服帖帖的;論教學,她對教材駕輕就熟,教學質(zhì)量也是名列前茅,培養(yǎng)了不少棟梁和桃李。
俗話說,人往高處走。然而她淡泊名利,始終堅持在教育教學實踐第一線。執(zhí)教三十三年,林老師做了三十三年班主任,這就意味著她從未中斷過班主任工作。實話實說,在基礎教育中每年安排班主任工作是學校教育部門非常頭疼的事情,班主任工作越來越繁重因此很多老師不愿意擔任這一崗位。而林老師卻能以學校大局為重承擔這一職責,實在難能可貴。
她還多次放棄了往“上”走的機會,堅守著一顆熱愛教育事業(yè)的樸素情懷,成為兢兢業(yè)業(yè)、踏實刻苦的一線教師榜樣。由于敬業(yè)奉獻,以及教學成績優(yōu)異,她先后獲得了省市級教育標兵、德育模范、骨干教師等多項榮譽。在事業(yè)上也算功成志滿了。
然而,隨著時代變化越來越快,教育環(huán)境愈加復雜,學生思想也更加多元,為班級管理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(zhàn)。林老師常跟青年教師講自己以前的教育經(jīng)歷,例如家長委托老師打不聽話的孩子、學生不完成作業(yè)就轟出教室站在走廊寫完再上課、家長會發(fā)學生成績排名單等等。有一次為了找到丟失的班費,她一個個地搜查學生的書包和衣袋,終于抓到了小偷,給了記過處分等等。由此慨嘆教育環(huán)境越來越艱難。
當然,林老師也會與時俱進,絕對不會觸碰師德紅線,盡管如此,她仍然會使用強勁的語言攻勢壓制和震懾住學生,這是她管理班級的制勝法寶。
林老師今年已經(jīng)59歲了。兩年前原本學??紤]她臨近退休,即使班主任人員不足也不打算再安排她擔任班主任了。征求她的意見時,大概因為完美主義思想作祟,林老師堅決拒絕了這份照顧,希望能夠以教育和教學工齡相等的業(yè)績給自己的職業(yè)生涯畫上圓滿句號,然后就可以安然地樂享天年了。
最終,學校還是尊重了林老師的要求,由此安排了初一(5)班班主任。
林老師對這一屆閉門弟子寄予了更多厚望與心血,管理自然比以前更加嚴格。但是事與愿違,這一屆學生似乎故意不讓她圓滿,總是大事沒有小事不斷。迫于林老師的壓力,班級表面上一片祥和暗地里卻狀況百出。
在教育界有一個共識,那就是:初一是適應期,初二是分水嶺,初三是沖刺期。由于初二學生都陸陸續(xù)續(xù)進入青春期,學生更加渴望獨立與尊重。如果這一需求得到滿足,學生社會化發(fā)展就會比較順利,反之則會出現(xiàn)困難或停滯。
不是在沉默中沉默,就是在沉默中爆發(fā)。林老師的嚴格管理并未使學生的需求獲得真正滿足,盡管學生表現(xiàn)得很“乖”,但內(nèi)心成長需求遲早會爆發(fā)出來,只是缺少一個導火索。由此看來,初二(5)班爆發(fā)的大事件就是相當合理的了。